百座库区、千条河流,气候宜人、文化悠久。千沟万壑搭配河流密布造就了贵州美丽的山水风光,也造就了贵州旅游航道发展的先天优势。
加快推进黔西化屋村旅游码头配套设施改造助推乡村旅游发展。
据了解,贵州省交通运输厅以此为契机积极探索航运+旅游模式,依托水运通道,结合沿岸红色文化、民族文化、景区等旅游资源,推出了贵州九洞天景区航线、“大美乌江”“贵州奇境—神奇喀斯特”“长征在贵州—伟大的开始”等具有特色的“航运+旅游”线路,推动我省“航运+旅游”融合发展。
船游牂牁江。
目前,我省现有旅游航道里程642公里,旅游航线46条,旅游客运码头92座,旅游客船1150艘,客位数22195个,旅游航道沿线辐射我省27个县。旅游航道的建设,有力促进了航运旅游融合发展,航运旅游业取得初步成效,对沿江经济社会发展、沿岸群众致富起到了较好的带动作用。
万峰湖。
早在2016年,贵州省首条旅游航道湄江旅游航道通航,作为贵州水运三年会战项目之一,开启了贵州“航运+旅游”的新探索,以湄江为纽带把沿江景观串联起来。“十三五”以来,我省陆续建成了湄江、锦江、格凸河等4条旅游航道,目前旅游航道均已建成投入使用。
湄江河美景。廖迅 摄
在建设模式方面,我省依托水资源开发形成的库区结合两岸自然风光开发建设旅游航道,完善码头功能,打造景观,如构皮滩库区、万峰湖库区、董箐库区等。同时,结合城区河岸景观打造旅游航道,通过筑坝渠化提高通航条件,如湄江旅游航道,航道与城区河岸景观浑然一体,静动结合;此外,结合地方旅游资源和航道水流条件,打造适宜漂流的旅游航道,如荔波漳江上游的水春河漂流航道。
风景秀丽的乌江源百里画廊。
下一步,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将大力推进航旅一体化发展,加快乌江、清水江、樟江、锦江等旅游航道试点建设,着力打造一批“航旅融合”示范项目,充分发挥航道对旅游产业化发展的支撑作用,以绿色航道为主题着力建设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生态旅游航道,在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同时,打造一张“绿色水运”的名片。